iPhone 8 和上一代全方位對比評測!告訴你最終的購買建議
本文章由極果用戶 楓樅心晴 原創
寫在前面
話說大叔本人所在的二線城市-寧波,最近終于和北上廣的童鞋一樣,擁有了蘋果官方的直營店。(浙江第三家)
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 大家都愛小蘋果
很可惜,您看到的是開業當天的盛況,盡管沒有新一代iPhone的發售甚至展示,但依然擋不住果粉們的熱情,而到iPhone 8&iPhone 8 plus發售之后我再去探訪,卻發現根本不用排隊,除個別顏色外貨源十分充足,盡管有“捂緊錢包等iPhone X”的因素在,但不可否認,iPhone 8的吸引力確實不如他的前輩們了。
當然啦,如果是已經了解 iPhone 8 還在糾結究竟剁不剁的!可以直接拉到最后~不過還是建議大家看看,這全方位對比的評測!
開箱印象
上市之初,媒體上新一代iPhone的廣告可謂是鋪天蓋地,連我最近天天刷的網劇《白夜追兇》也都插了iPhone的廣告片。不過官宣和賣家秀一樣,在顏值方面多少有點夸大,還是真機到手的賣家秀比較靠譜。比起國內旗艦手機或是配保護殼、VIP卡,或是附送粉絲周邊的作派,iPhone的包裝可謂幾十年如一日的……簡約,也很簡單。
無論買高配或是低配版的,裸機的配件依舊是一毛一樣,尤其是從7代開始取消有線耳機后,附送的依然是帶轉接器的有線耳機,官配的無線耳機需要另購。而8代升級的快充和無線充電功能、相應的配件依然欠奉(標配的充電頭不支持快充)……顯然,業界老大的蘋果以少數的市場份額占據多數的利潤份額不是沒有道理滴。
首發的iPhone 8 有三種配色,我拿到的是銀色版的—低調的奢華,我喜歡。 金色的我跑到實體店看過,貌似比7的土豪金要淡一點,更接近于玫瑰金。這倒不能怪蘋果故弄玄虛,主要是玻璃不像金屬能直接在上面噴漆,而是要刷在透明玻璃底下再襯出來,當然和前一代的色系不能完全的對應。
當然,攝像頭依舊是凸出的,考慮到8代iPhone多了無線充電的場景,無法放平的機身+滑溜溜的后背,大家在無線充電的時候可一定得小心放穩了。
凸了不止一點點,上OR不上套是個問題
由于沒有了信號屏蔽問題,相對于6s的“三段式”膠條、7代的“戴帽式”膠條,玻璃后背在視覺的整體感上確實更勝一籌??赡芤彩浅鲇谶@一原因,iPhone 8 的后背上也取消了過去密密麻麻的產品信息,而代之以簡潔的logo和品牌名稱??傮w來看,iPhone 8 的辨識度相當高,喜歡亮騷的朋友再也不會有“沒人知道我買了新手機”的擔心了。
大家看到此文的時候,離新一代iPhone發布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了,各大專業媒體和評測大神們的文章連篇累牘,基本上已經把小8由里及外,由淺至深說了個遍。所以,作為一沒有各家旗艦用以對比,二沒有養眼模特持機淺笑的眾測素人,我也就不一二三四、甲乙丙丁地重復獻丑了。
咱們索性就來個簡單直接的,把iPhone 8相較上代產品的幾個重大提升列出來,結合多數人生活、工作中的使用場景,大家一起來劃劃重點,iPhone 8的成色究竟有幾分?
關于材質
相比前代、iPhone 8最大的變化就是機身由金屬變成了雙面玻璃材質。要說審美方面,其實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時尚風向也是變幻不定。在手機材質方面,塑料、金屬、玻璃、乃至陶瓷也是各擅勝場。
光潔如鏡、溫潤如玉
拋開“各花入各眼”的審美,接下來就是和咱們的日常使用息息相關的問題了。玻璃材質究竟讓我們在使用iPhone時產生哪些不一樣的體驗呢?經過這幾天的使用,感受如下。
雙玻璃有三好:手感好、信號好、牢度好!
雙玻璃有三怕:怕摔、怕劃、怕污!
在一篇文字里向大家描述手感,好比看著電視美食節目想像味道,算是世上最難的事之一,建議大家還是到實體店多摸摸真機。我體驗的這一段時間都是裸奔的,感覺iPhone 8的機身真可謂是“光潔如鏡、溫潤如玉”。因為iPhone 8機身整體較小,雙玻璃加上側邊中框的7000系鋁合金,出手的手感導致我沒事就喜歡轉著玩,這可能也是某些朋友到手沒幾天就慘遭碎屏的原因吧:)
金屬中框7000鋁硬度號稱一流——真信你就悲劇了。
至于信號好,那是由玻璃材質的物理屬性決定的,電磁信號穿透率高(不然也不會有無線充電這碼事)。而牢度好這一說,恐怕這幾天網上見了各類花式碎屏的朋友可能會不服了,待我來跟您說道說道。
在衡量物體硬度上,有一個著名的“莫氏硬度”,具體怎么來的估計您也沒興趣知道,反正很牛叉,很權威就是了。
在莫氏硬度表上,玻璃的硬度是7左右(如著名的康寧大猩猩玻璃),金屬的硬度在6左右,所以說玻璃比金屬硬是沒問題的,而空氣中灰塵的成份比較復雜,主要成份是石英,在7左右,甚至高達9的其他微粒。這也說明了為什么有些喜歡裸奔的同學,明明已經很小心的不把手機和鑰匙、硬幣等硬物放在一起,成天揣褲兜里,用了一段時間以后也能發現玻璃上的劃痕,原來就是那些微小的灰塵在作怪。
之所以大家在一般概念上會得出金屬比玻璃牢靠的感覺,主要還在于金屬有延展性,摔了以后通常表現為凹陷而非碎裂。而玻璃機身摔了以后要么宛然無恙,要么碎得觸目驚心。當然,iPhone 8系列的碎屏更換費用也是相當的感人。
別琢磨了,后背摔裂了就算保外維修,沒有例外。
所以,如果你是個無法忍受劃痕的處女座,感受完iPhone 8“真TMD爽”的手感,親朋好友同事曬完一圈后,就趕緊地乖乖貼膜上套去吧:)
關于屏幕
僅從硬件參數上來看,iPhone 8 的屏幕和7代并無差異(均為:1334×750分辨率、1400:1對比度、625nit亮度),相比iPhone X 的全面屏,似乎落伍了一些,不過,我注意到小8的屏幕引入了在iPad Pro上的True Tone(原彩顯示) 技術,簡單的說,就是根據色溫自動調節屏幕的顯示效果。
對于一名長年從事電視新聞拍攝的老記者來說,此時我真想住蘋果大腿喊一句:“兄弟,還是你懂我??!”。廣播級的攝像機在外拍時,每到一個現場,第一件事就是根據光線調節白平衡。我隨身褲兜里,永遠揣著一張標準白平衡色卡(不能用普通A4復印紙,這類紙為了看起來白一點,都加入了一點藍色。)
為了讓大家直觀的感受一下True Tone 的效果,我拿了一臺其他品牌的手機,調用了和iPhone 8相同的待機圖片,固定到同一亮度,然后用攝像機上的可變色溫(2700K-5600K)射燈照射兩臺手機,可以明顯的看到,iPhone 8 的屏幕色溫會隨著環境色溫的變化進行調整,讓視覺觀感能始終保持一致。
有了True Tone,就不用糾結“暖屏”or“冷屏”了
在我看來,True Tone技術看似只解決了“色溫”這個小問題,但對于我們視覺體驗上帶來的提升卻一點不小。就4.7寸的屏幕而言,一味地提高像素數意義已經不是很大了,而讓屏幕最大限度地接近人眼對色彩的感覺,這一個提升有了點人工智能的味道,相信對低頭族來說,買眼藥水的錢應該可以省下一點了。
關于A11處理器
單從硬件上來看,iPhone 8相較于 iPhone 7,最大的升級就是把CPU從A10升級到了A11,這也是蘋果將其命名為8而非7s的底氣所在。而就這一代iPhone而言,身為最低配的iPhone 8,“你有我有全都有”的A11內核,也是小8能和兩位大哥站在同一舞臺的最大資本。
而在驗證A11的性能如何強大這個問題上,我倒是有點犯了難,蘋果的系統一直以流暢穩定而著稱,但通常新機發布的時候,連上代產品都基本上不卡,更別說新鮮出爐的小鮮肉了。體驗的時間有限,也無法很好的模擬出手機用了幾個月后,各種空間告急,緩存占用的情境。當然,我可以拷貝專業網站的測試數據給大家看,但總歸有點不接地氣,想了半天。最考驗CPU性能的,應該就是大型3D游戲了吧。剛好NBA出了最新的2K18版,今年還是我喜歡的單打王歐文代言,咱就任性一把,拍出50大元——就你了。
雖然換了凱爾特人的球衣總覺得有點怪怪的,但主動放棄抱大腿才叫真·騎士
測試結果非常令我滿意,人物動作毫無滯澀感,玩了半小時,機身也只是稍有溫熱,可見A11的處理性能和能耗控制水平相當不俗。
NBA2K18絕對值回票價,買不起新iPhone,也必須得入手
如果僅僅是跑更帶勁的游戲,那么對于許多非游戲愛好者來說,用上A11的迫切性似乎并不那么高。實際上,A11帶來的不僅是更高的性能跑分,其內置的ISP也帶來更強的圖像處理功能,對于沒有雙攝、前后攝像頭參數與上代持平的小8來說,其影像方面的提升,可以說基本都是由A11帶來的。
另外,注重軟硬件結合的蘋果向來是把新的內核新的iOS作為一個整體推出的,iPhone 8發布沒幾天,新的iOS11也來了,老核心升級新系統后 ,變慢變卡是遲早的事,就沖這一點,您是不是也該好好考慮一下換機的事情呢?
關于快充
在安卓陣營的快充平民化的今天,果粉們終于迎來了喜大普奔的消息—“iPhone支持快充啦!”
但可惜的是,蘋果在配件上保持了一貫的摳門本色,繼7代取消耳機孔卻不送藍牙耳機之后,8代支持快充,竟然不送快充頭,還是配了5V,1A的普通頭。
那么問題來了,怎么樣才能實現快充呢?發揮我人勤快愛跑腿的特長,屁顛屁顛的趕到了蘋果官方店。帥哥店小二為我指點迷津,欲得快充,必先請出這兩位爺。
價格十分感人
只有拍出576大元,入手Macbook上的29W USB-C電源適配器,以及USB-C-lightning線,才能實現官網上宣稱的“最多30分鐘充滿50%”的快充效果。
好說歹說,店小二都不肯拆一個讓我現場充半小時試試,罷了,以蘋果在業界的口碑,應該不至于吹牛??斐湓嚥涣?,那么咱們老老實實的普通充電吧,也不搞什么充電曲線這種鬼畫符了,還是老老實實地用事實說話。
最后一張截圖遲了點,實際是2小時不到充滿
讓我用被體育老師教出來的數學水平,根據上圖的數據,給大家簡單換算一下普通充電的效率:普通5V、1A的充電,充到50%大概需要55分鐘左右,考慮到實際快充一般也達不到最佳狀態,差距應在20分鐘以內。
接下來就該體驗一下無線充電了。蘋果其實目前還沒有自己生產的無線充電板,官方出品AirPower充電枕要在2018年才發售,直營店里推薦的是Belkin 和 Mophie 的充電板,一黑一白,價格大概400多,充電速度和普通充電頭差不多。
兩款充電板的功率在7W左右,理論上比普通充電頭稍強
為了無線充電又得掏錢買這么個除了充電,連杯墊都放不了的盤子,占用寶貴的桌面空間,想想就有點不值,既然新一代iPhone支持的是“Qi”通用無線充電標準,突然想起之前在宜家看到過一款臺燈附帶了這個功能。心動不如行動,騎上小黃車走起。
作為一座既有宜家又有蘋果官店的二線城市,幸福感Max
一番尋尋覓覓,終于發現了本尊,別人在宜家蹭床蹭沙發,我來蹭個電:)
瑞加德臺燈,全價499,不急的話可以等打折(200左右)時拿下
你看,同樣的花費,多了一個造型漂亮的臺燈,比光買個充電板劃算多了吧。不過,畢竟產品出品有一段時間了,無線充電功率只有5W,充電速度比較一般(半小時增加20%),不過辦公桌上放一臺,把手機一放就能充電,免去插拔線纜的麻煩,確實非常方便。
那么,值得不得要為了實現iPhone8的“快充”,而付出500多元的代價呢?除了不差錢的土豪外,這就要從您具體的使用場景來分析了。
首先,大家必須明白一點,那就是——快充不以“充滿”,而是以“有電”為目的。事實上,為了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iPhone8 的快充采取的是“先快充、后涓流”的策略,到了80%左右就進入涓流充電,即便是快充套件也只能在“5V、1A”的模式下工作。
其次,我們之所以需要快充,是希望在沒帶充電寶、又馬上要進入移動狀態(無法接入電源)的時候無斷電之虞。所以,如果你從事的是像我這個記者一樣,長時間在戶外工作的職業,那么利用有限的空隙時間,在半小時之內把“小8”喂個半飽,還是很有必要的;相反,如果你是整天呆在辦公室里的白領、或者程序猿宅男,那么這個快充貌似就沒什么必要了。對這類人群來說,既能讓桌面更加整潔,又免去到處翻包找專用塊充頭、數據線(iPhone 8的快充必須要用蘋果認證的USB-lightning數據線)的麻煩,在辦公桌上安一個支持“Qi”標準的無線充電底座,無疑是更合適的一個方案。
第三、別忘了就iPhone 8而言,電池容量本身也就1821毫安,更小的電池意味著更少的充電時間,相較于plus版的大電池來說,快充的優勢也就不那么明顯了。
最后,土豪的話,那就什么“快充套裝、無線底座”啥的,統統都給我來三套。公司一套、家里一套、車里一套……:)
至于iPhone 8 的待機時間,就我自己而言,除了接打電話刷微博微信等普通應用外,看高清劇集算是耗電比較多的應用場景,把亮度調到最高,外放靜音,刷了刷最新熱播的《白夜追兇》,掉電情況如下,耐不耐用大家根據自己的情況參考一下。
4.7寸小屏,刷2小時劇也算是日常使用的極限了吧
關于影像
新一代iPhone發布后,坊間的嘈點之一,可能就是全面屏、面部識別、人像燈光這些黑科技沒能用在小8上。在影像硬件上,iPhone 8做得更多的是優化、改進而非配置升級。因此從參數上,iPhone 8的攝像頭還是維持了前作的水準,相比同期的對手們,確實有點乏善可陳。尤其在雙攝像頭普及化的當下,小8依然堅持單攝像頭,不僅稍顯落伍,而且也少了人像模式,人像光等新玩法。
21世紀是大數據的世紀,在各家手機廠商攝像頭硬件日漸趨同的背景下,誰在軟硬件結合、算法優化上做得更好,更符合用戶的需求也就成了勝出的關鍵。
憑借蘋果在圖像處理上面積累的海量數據以及專業的優化調校。在這10多天的體驗中,就我個人感覺,無論是晴空萬里、陰霾密布、還是萬家燈火,在各種截然不同的光影條件下,iPhone對于影像的還原都是最自然,最舒服的。這種技術上的底蘊是一兩張對比照片所無法體現的。
(以下iPhone 8 所攝照片除為上傳方便壓縮外,均無任何第三方處理優化)
晴好光線下,邊緣的成像十分清晰,涂抹感較少。
個人蠻喜歡在雨后拍照,雨水可以帶走空氣中的浮塵,陰天里均勻散射的光線能充分發揮攝像頭的解析力,最大限度地還原細節。
纖毫畢現,真實還原。
根據大數據的統計,多數用戶在微博、朋友圈發圖是在下班后到入睡前的時間段,或是在餐廳、客廳等室內環境。在體驗中,iPhone 8在低照度時表現讓我非常滿意,如下圖,即便采用了2倍數碼變焦,其自動曝光的精確度,以及噪點的控制也依舊出色。
亮部的燈籠,暗部的云彩,細節均得到較好的呈現。而在逆光,多光源等復雜光線條件下、iPhone 8對于色彩的還原,曝光的把控也十分精準。
基本上隨拍雖有,無需過多手動調節。
逆光也無懼
平時拍照,我比較喜歡傍晚前后的時段,燈光初亮、日光未退,色溫偏暖,無論是拍人、拍景,都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獲。但由于亮度偏低,手機攝像頭的噪點問題就顯得比較突出,iPhone 8在噪點控制上非常不錯的,噪點還是不太容易察覺的。
這張照片拍攝時天色其實已經很暗了,但細節依然清晰,噪點不顯。
而在前置攝像頭上,小8還是延續了前作的700萬像素,沒有前置閃光(柔光)燈,在弱光環境下采用的是屏幕補光的方式。(拍攝瞬間讓屏幕亮一下)
請大家自行忽略顏值
去除不同相機算法上的優化外,我們不難發現,屏幕補光的效果,相比自帶的閃光燈還是有一定差距的。由于屏幕補光由于是整塊屏幕的面光源,而不是像閃光燈一樣的點光源。這就造成在我們使用自拍最佳角度—斜上方30度-40度的時候,額頭部分會偏暗,使得自拍效果進一步下降。除了后期用修圖調整,也只能靠自己在自怕時多注意借助窗口,臺燈等光源,為臉部營造更好的明暗效果了。
總之,iPhone 8的前置攝像頭性能,借用個廣告詞,只能“照亮你的臉,沒法照亮你的沒,除非……你本來就很美……”夜行動物,自拍狂魔們需要考慮這個因素。
題外話:對于手機拍照我一直有這么一個觀點:一張照片是不是能夠打動你,攝像頭的性能只是其中的一環,畫面的布局、光影的把握、瞬間的捕捉、都能在更大程度上決定一張照片的優劣。如果你擁有的是一臺主流的旗艦手機,但還是拍不出令你滿意的照片,可能更多的要從硬件之外的地方找原因了。
尤其是對于沒有光學變焦,配備了廣角鏡頭的iPhone 8而言,正如我所敬仰的攝影記者羅伯特·卡帕所言:“如果你拍得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靠得不夠近?!?/p>
卡帕的傳世名作《士兵之死》(1938西班牙內戰),只要有心,iPhone 8也可以捕捉到這樣的瞬間
需要注意的是,在升級到iOS 11后,拍攝的照片默認的格式為“HEIC”,這是一種旨在節省空間的存儲方式,如果僅僅在手機上分享、編輯,我們不會察覺到有人任何變化,但如果導入到電腦上,可能會出現無法辨認的情況,需要用QQ或者微信發送到電腦,然后一張張地轉存為jpeg格式。
當然,如果手機空間不是那么緊張,可以在設置—相機—格式下勾選“兼容性最好”。這樣默認的照片還是會存成jpeg格式。
而在視頻方面,iPhone 8能夠支持4K、60fps視頻的錄制,就手機屏幕而言,我們的眼睛很難發覺4K和1080P的區別,不過如果有投射到大屏電視上(時下新出的電視不支持4K的也不多了)的需求,建議還是錄4K吧。
相比于某些主打“手機攝影”的品牌,iPhone 8 在手動變焦、快門速度調節等功能上留給用戶的自由度稍有不足,不過其中的延時攝影、慢動作,配合iMoive等APP,只要有巧思,也完全夠我們玩上一年了。
本文中唯一的一個視頻,不是關于“小8”的360度寫真(相信大家也看得夠多了),而我是用“小8”拍攝,用iMovie剪輯的一段小MV。
關于買還是不買
一篇評測到了最后,總會拋出那一句終極追問:“該買嗎?”
沒經濟來源的的學生黨,賣或者不買,無關產品,更多是要問一句“花爹媽的錢,你的心不會痛嘛?”
不差錢的土豪,賣或者不買,也無關產品,更多的是看心情。
而對于自己掙、自己花,量入為出的多數朋友們來說:
★如果你是從一而終的果粉,去年又沒有上7,那么別猶豫了,痛快地入手“小8”吧。不要糾結于7系降價那點小便宜,蘋果沒那么傻,快速升級的iOS,以及飛速下跌的二手殘值很快就會讓你體會到“買新不買舊”的數碼圈鐵律。
★如果你是從安卓陣營投奔來的,“小8”也是咬下第一口蘋果,熟悉iOS的好選擇。畢竟iPhone X的價格過高且可能供貨緊張,全面屏、刷臉等黑科技的成熟度也有待觀察。
★至于換機的時機問題,若沒有迫切的需要,建議等iPhone X上市后再做決定。就我自己個人的經驗而言,等到年末歲除的時候,各個版本的供貨漸趨平穩,運營商的話費捆綁的優惠購機活動也該陸續登場了,這個時候入手可能會更好。(老婆之前買iPhone參加的就是移動的老用戶回饋活動——每月保證一定額度話費,抵扣對應購機款,機卡綁定使用半年,比買裸機合算不少)
提交前忽然看到一則新聞,緊急插播:
鄭州海關消息,10月14日鄭州海關監管首批4.65萬臺蘋果新品手機iPhone X從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發貨,分別從新鄭國際機場和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運往歐洲……
以iPhone X的受期待程度和出貨量推斷,今年年底估計是很難原價買到了,還是該出手時就出手,“小8”先用起來再說。
綜合來看,iPhone 8上的創新雖然小于預期,但憑借各個環節小改進的疊加,以及iOS的加持,“小8”的綜合實力還是能站在業界頂端的,尤其是在小于5寸屏幕的手機中,iPhone 8幾乎是我們唯一的選擇。(安卓的“小屏”機,一般也都在5.0-5.2寸上下)
--------------END-------------
各路極客大神教你科學剁手不吃土,每天分享最新黑科技尖貨、實用搞機小知識!
快來右上角關注頭條號【極果網】上車吧~
(正文已經結束)
推薦閱讀:新疆都市網
免責聲明及提醒:此文內容為本網所轉載企業宣傳資訊,該相關信息僅為宣傳及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站觀點,文章真實性請瀏覽者慎重核實!任何投資加盟均有風險,提醒廣大民眾投資需謹慎!
相關新聞
- 2020-03-30·創融時代耗時一年研發“添彩系統
- 2020-04-14·蘋果“印度產iPhone 11
- 2020-04-25·3199元起值不值?一加手機6
- 2020-05-01·拍照專業、手游暢快,三星S10
- 2020-05-09·這8款用戶評價度較高的手機AP